【妇幼科普】“百日咳”来势汹汹,家长们如何应对?

发布于: 2024-06-14 21:35
阅读: 20

  

什么是百日咳?

百日咳,是一种由百日咳杆菌(又称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和一般的咳嗽不一样,病期可长达2-3个月,所以才叫“百日咳”。

感染百日咳杆菌就会得百日咳。人类是百日咳杆菌的唯一宿主,人群普遍易感,5岁以下儿童多发。 

    

 

百日咳如何传播

 

百日咳患者、隐性感染者以及带菌者为本病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密切接触传播,所以携带百日咳杆菌的家长们,也会传染给宝宝。

 

百日咳的表现

 

1、潜伏期

百日咳杆菌进入人体后的潜伏期为5~21天,一般为7~14天。

 

2、卡他期

和常见呼吸道疾病的初期表现相同,表现为流涕、打喷嚏、流泪、咽痛、阵发性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多无发热,或初期一过性发热。该期排菌量达高峰,具有极强传染性,持续1~2周。

 

3、痉咳期

通常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咳嗽末吸气性吼声,反复多次,直至咳出黏痰,日轻夜重,睡眠期间痉挛性咳嗽更为突出,影响睡眠。在不同年龄段,症状也有不同。

★ 新生儿和6月龄以下婴儿咳嗽后可能会引起发绀、呼吸暂停、惊厥、心动过缓或心脏停搏。此期一般持续2~6周,也可长达2个月以上

★ 青少年或成人百日咳患者,常无典型痉咳,表现为阵发性咳嗽和暂时性缓解交替,持续2~3周。

 

4、恢复期

痉咳逐渐缓解,咳嗽强度减弱,发作次数减少,鸡鸣样吼声逐渐消失,阵发性痉咳症状可持续数周或数月。

 

5、并发症

多见于新生儿和6月龄以下婴儿,以肺炎最常见,可并发肺不张、气胸、纵隔气肿、皮下气肿、肺动脉高压、窒息和脑病。

 

 

警惕重症百日咳的高危因素

★ 小婴儿:年龄<4个月

 

★ 出现神经系统改变或者精神不好(尖叫、萎靡,惊厥)

 

★ 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口唇青紫

 

★血常规提示白细胞明显增高

 

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就医!

 

百日咳如何防治

1、 接种疫苗是预防百日咳最有效的方法。

 

2、 得了百日咳,要注意呼吸道隔离,带好口罩,勤通风,勤洗手。


3、及时就诊,婴幼儿出现持续性咳嗽等疑似症状后应及时就诊,通过规范治疗,降低疫情传播及重症风险。

 

百日咳患者的护理

1、要及时隔离,居室消毒通风,要隔离至痉咳后3周(或有效治疗后5天),最好单间居住。另外,家长如果生病,建议少和宝宝接触,避免交叉感染。

 

2、勤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 保持环境舒适安静,减少外界刺激诱发咳嗽。

 

4、 进食营养丰富及易消化食物,如面条、米粥、蒸蛋等。少量多餐,避免呕吐。

 

5、当发生痉咳时,应让患儿侧卧或趴在家长肩上,防止呕吐物误吸,同时拍背帮助排痰。对于夜间咳嗽频繁影响睡眠的宝宝,可以将床垫靠头一侧抬高成一个倾斜的坡度或将宝宝的上半身略垫高一些,能缓解症状。

 

 

 

 

分享